双安业务/ SHUANG-AN SOLUTION

双安网络--致力于新时代信息化和VR系统集成事业

【系统集成】五星级酒店信息化机房改造方案

发布时间:2020-09-24


第一章 项目实施背景


1.1 酒店信息化机房现状


**酒店分为A座和B座,其中A座二楼机房为主机房,是酒店整体的神经中枢,机房内部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客房控制系统、无线覆盖系统、前台收银系统、办公网络系统在内的酒店大部分信息化应用,内部设备大部分为交换路由设备、UPS设备、银行ATM设备、各种服务器设备等;B座机房位于B座四楼,主要功能是为B座餐饮、客房等部门提供数据链接、无线覆盖、电话通讯等业务。


1.jpg

1.2 客户需求


由于酒店B座整体装修升级,所以B座四楼机房需要整体搬迁,客户需要重新规划建设一个信息化机房,新机房位于B座二楼,使用面积大约35㎡,整体规划按照C级机房建设,新机房需拆除原有装修,按C级机房标准重新装修,并把B座机房除通讯系统外的所有设备迁移到新机房,把A座二楼机房的部分核心设备、服务器等迁移到新机房;由此涉及到机房装修、防雷接地、弱电线缆敷设、机房设备采购、信息设备迁移等相关工作,应甲方要求,我公司负责机房整体设计,负责除机房装修以外的机房建设部分,具体表述如下:

1、需要在B座二楼雅间改造一间新机房,包括装修、机房建设等,面积大约35㎡;

2、需要把原B座四楼机房搬迁到新机房,原A座二楼机房部分设备搬迁到新机房;

3、新机房建设包括以下部分:

  机房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

  墙面刷防火乳胶漆;

  天花板为微孔铝塑板吊顶;

  机房通过纸面石膏板隔断划分为工作区和设备区;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配给电系统;UPS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顶部走线架设计;

  空调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

4、需购置硬件设备:

  42U网络机柜两台,42U服务器机柜两台;

  10KVS的UPS(不间断电源)一套;

  机房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相关硬件设备;

5、机房外的布线系统包括:

  共有49条网线接入主机房,其中包括中餐雅间、中餐吧台、中餐办公室、厨房等;

  共有六条光纤从主机房分别通向中餐一、二楼吧台、后院杂品库、B座7楼会议室、B座一楼前厅吧台和前院停车场;

6、两个旧机房线路、设备的搬迁;

7、施工周期控制在7个自然日;

8、此项目实施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相关系统的交割,在交割过程中,需要包括酒店网管、酒店工程部、设备厂家及运营商的通力配合;


第二章 项目实施方案


2.1 机房设计


2.1.1  机房总体设计概述

通过改造,实现将星光国际酒店信息机房建造成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便于日常管理的专业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2.1.1.1  设计原则

机房的设计、布局不但需要考虑计算机类设备的安装使用方便、管理容易、安全可靠等各方面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须为各个系统预留出足够的冗余。机房总体设计建设具体技术指标不低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C级标准,参照B级标准。此外,在机房的设计建设中,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1.高规范性原则

机房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要求。

2.高可靠性原则

机房应具有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鼠虫害等的能力。应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空调供应,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3.先进性原则

机房应采用国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适应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室内包括消防灭火、安保门禁、监控报警以及空调机系统(客户自己实施)、UPS配电系统等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4.灵活性原则

考虑到未来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投资效益,在机房面积、电力供应、空调容量、通讯点数等各个方面都应预留合理的余量及可扩充的灵活性,使机房的投资及今后的发展都得到可靠的保障。

5.安全性原则

机房的安全性原则,不但体现在具体的保安措施上,更体现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上。因此,在机房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除加强一般性的保安监控措施外,还要特别考虑数据的保存,传输的安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房的防火、防水、防尘、防盗、防雷、防静电、防磁、防电磁干扰等安全措施。

2.1.1.2  设计标准

设计、选材、施工应严格遵循国家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并能顺利通过检测和验收。

相关规范和标准

1.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2.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4.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 YD/T754—95《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注: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新的标准以新标准执行。

2.1.1.3  设计内容

按照机房的物理分区,我们将机房划分为主机房区和办公室区。整体机房设计由四个大的系统构成:机房装修、机房配电及照明(市电、UPS)、机房内部防雷及接地、机房综合布线。

2.1.2  机房装修设计

2.1.2.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施工应当依据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主要是: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8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 16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3-93)

2.1.2.2  设计要求

装饰装修材料选用耐火等级二级标准以上的材料。基本格调体现简明、淡雅、柔和。工程主要包括防静电地板和门窗等以及部分设备承重支架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防火隔断采用防火玻璃;门体采用钢制防火防盗门。

主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与其它部位分隔,设备出入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2.1.2.3  地板

主要区域(主机房区、办公室区)铺设陶瓷面全钢无缝防静电地板,选用的防静电活动地板通过国家电子工业部防静电产品质量监督中心检测、各项性能要求均达到或均超越国内标准,符合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

活动地板主要分为1、静电地板板面;2、地板支架部分(上托架,下托架,可以调节水平的螺杆)。设计地板600*600规格,均布荷载不低于800kg/㎡。

地板有无孔地板,主要安装在大面积机房平面上,活动地板是灵活的。当机房将增加机柜,地板可以灵活改变,任意调整便利。要求地板表面平整防滑,边角处不易碰损脱落,设备等安装后无松动。

机房规划设计地板高度300MM ,地板与墙面及机柜交界面实施时精确分割,周边做到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作相应处理。切割后用专用胶处理安装牢靠。

2.1.2.4  隔断

机房的2个分区采用落地纸面石膏板隔断,各个隔断地板下及吊顶上防火密封好。

主机房地板下方预留隔断基础,具体位置现场勘察后决定,便于今后扩展玻璃隔断使用。

2.1.2.5  门窗

机房出入口安装甲级钢制防火防盗门(甲供),门框同壁板的连接是平整的,没有高低差,颜色和大楼内其他门颜色相协调。建成后的主机房和办公区内不保留窗户。

机房装饰主材选用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A级)或难燃材料(燃烧性能B1级)。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材料,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不霉变,并在一定温度、湿度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所有木质隐蔽部分均作防火处理。吊顶、墙面和地板的接缝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1.3  机房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2.1.3.1  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89

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GB9361-88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

2.1.3.2  接地设计

利用建筑物基础地作防雷地及电源地。

机房理论一般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本次设计考虑采用原接地极,并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有一个良好接地线,计算机传输中的电源电压及信号遇到或产生各种干扰时,就可以通过高、低频滤波电容将其滤掉。此外,当遇到雷电、机柜附近的强功率源以及电火花干扰时,良好的机房接地系统就可以起到保护计算机的作用。因此,设计一个良好的机房接地系统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机房所在大楼有接地端子,采取交流地、直流地、保护地、防雷地共同接地,地极并线接网方式。

直流接地要点:

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机房地面下各个立柱支角布置30*3紫铜排,形成井状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将机房内的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

1、交流保护接地:本机房利用大楼交流保护地经动力电缆井引至机房配电室动力电源配电柜、照明箱及空调等设备外壳接交流保护地,接地电阻R≤4Ω。

2、保护地:计算机、微机、终端等由设备配电箱供电的设备外壳接至设备配电箱输出端的PE上。注意:中性线N与地线PE不能混接。接地线用VV1KV-16 mm²,经弱电井引至室外直流接地装置。接地电阻R≤1Ω。

3、计算机专用接地:利用机房的活动地板下支架,间隔以静电地板的间隔0.6的米铜带网格采用铜带构成直流地基准网,用多根铜裸线与机房内插座箱外壳可靠连接。或与机房内设置的接地端子用16 mm²铜线与室外直流接地装置相连。接地电阻R≤1Ω。

本次设计参照按照大楼有弱电等电位接地,暂时不考虑室外接地建设的防雷处理。

2.1.3.3  防雷设计

机房电源防雷系统采用三级保护。

第一级防雷器安装在总配电柜(包括动力配电柜和UPS配电柜)的进线端。

第二级防雷器安装在UPS配电柜输入端。

第三级防雷器安装在UPS配电柜输出端。

2.1.3.4  防雷配件介绍

根据有关规范,本方案设计该机房选用防雷配件下:

一级防雷:配电柜电源进线处使用(单相)电源防雷器SPD(在配电柜市电输入开关安装)。

二级防雷:配电柜电源出线处使用(单相)电源防雷器SPD。

三级防雷:配电柜UPS输出使用(单相)电源防雷器SPD(在配电柜UPS输出加装)。

2.1.4  机房配电系统设计

2.1.4.1  设计原则

1.   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两相制;

2.   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采用单相三线制;

3.   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4.   配电柜设计安装应考虑空间和容量冗余;

5.   服务器、中心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利用UPS供电。用电设备作接地保护,并入土建大楼配电系统;

6.   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电线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敷设镀锌桥架、镀锌铁管及金属软管。

7.   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机房专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大于500LUX,事故照明亮度应大于60LUX。

8.   机房内的配电系统考虑了与应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换。

9.   机房设计了一个市电配电柜,对机房的市电进行配电,机房设计了一个UPS配电柜,对机房的UPS电进行配电,配电柜为机房专用标准配电柜,配电柜内设计对应的开关。柜内安装防雷保护器。

10. 机房所有插座可以采用普通电源插座和弹起式铜插座,普通电源插座安装在墙壁上,弹起式电源插座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美观大方。

2.1.4.2  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施工应当依据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主要是: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1.4.3  设计内容

2.1.4.3.1 综述

本工程电气用电量估算(约)在10KVA左右。其中空调及新风用电5KW左右,照明用电1KW左右,辅助插座用电3KW左右,UPS电源10KVA,并预留有10%左右用电余量。

配电方式以放射为主,保证用电可靠。UPS供电设计配置1台 10KVA的UPS。

2.1.4.3.2 空调配电

主机房本次设计考虑配置两台壁挂商用空调,分别安放在办公区域和机房区域,使机房环境可靠性和稳定增强。

空调采用2路3*50+2*25线缆。它接到市电配电柜空开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输出到空调配电回路中。

因为计算机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

空调配电部分采用配电柜内的专用开关对空调配电部分来进行控制。

2.1.4.3.3 UPS配电

从市电配电柜敷设电缆(4*50mm2)对UPS进行供电;敷设电缆将UPS配电输出到UPS配电柜中。在配电间内设1个UPS配电柜,通过敷设阻燃电缆(BVR3*4),供网络设备、服务器、监控系统等设备用电配电,并为每个机柜安装防雷插排。

2.1.4.3.4 照明配电

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机房专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大于500LUX,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60Lx, 机房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灯具选用600×600, 36—40W三管格栅灯盆。

1、照明配电系统

(1)照明配电在配电柜有专项配电开关。照明线路采用金属镀锌钢管在吊(或借助动力骨干桥架与分支管路)顶内敷设,照明线路采用3*2.5 mm²铜芯导线。(照明开关与环境监控联动此次暂不考虑。)

(2)机房各功能房间采用600*600三管格栅荧光灯,各灯具均采用优质灯管,电子镇流器。

2、机房内的配电系统考虑了与应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换。事故应急照明使用优质产品

具体方案:

1、照明配电系统

(1)在配电室配电柜内配置专用回路开关。照明墙上开关安装距地1.4米,照明线路采用金属镀锌钢管吊顶内敷设,照明线路采用2.5—1.5mm²塑铜导线。

(2)机房各功能房间采用600*600规格的三管格栅荧光灯,各灯具均采用名牌灯管,电子镇流器。

2、事故应急照明系统

设置应急照明专用回路空开,市电配电柜上配置有应急照明开关;在机房主出入口设有安全出口灯(设计图上未设计,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安装)。应急照明均由市电供电。

机房照明设计达到不闪烁,不产生眩光,照明度大,光线分布均匀,不直接照射光照面。选用不锈钢三管格珊灯组并带电容补偿,形成荧光灯光带。照明、配电线路全部镀锌穿钢管(镀锌骨干桥架)沿吊顶内暗敷,采用1.5 mm2 –2.5 mm2塑铜导线。机房事故照明采用应急灯照明,市电断电时,应急灯自动开启。

2.1.4.3.5 配电柜

机房配置一台市电配电柜和一台UPS配电柜。从酒店总配电箱中引出两路电源进线电缆(阻燃电缆(4*95+1*35mm),负责敷设),两路给市电柜输入配电。市电柜配有短路自动切换开关,防止单路断电造成设备通信中断。UPS电源电缆从市电柜空开接入UPS配电柜内。在市电柜、UPS配电柜的输入空开处配置有防雷配件和预留与消防系统联动遥控配件。

市电配电柜配置开关主要对空调、UPS输入、消防设备(客户另行采购安装)、照明、排风机、应急灯等配有空开;UPS配电柜配置开关主要对主机房机柜、办公插座等配有空开。

配电柜采用名牌的高质量的空气开关等配电元件,并加有防浪涌保护装置,以保护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1.4.3.6 电气安装

配电柜到各个用电设备配线传输路由采用动力线槽及线管共同敷设完成。

墙上的动力跷板开关按照标准距地1.4m;墙上供电插座距地0.3m。采用优质名牌产品。

三相电及二相配电线缆的相线采用红、绿、黄三种不同色或能分清楚相线色标线缆。

电力干线采用金属汇线槽敷设。动力线槽根据现场情况选用100*300或100*200规格。

配电柜采用国产名牌产品。配电柜内配置有线路保护及其它具有断路、欠电压、短路、缺相、过载、漏电等配电开关保护。

此次设计配电柜(市电柜、UPS柜)均为机房所有用电设备配置了相应的开关。

2.1.5  机房消防实施方案

要考虑机房的消防灭火设计,根据消防防火级别设置确定机房的实施方案,建筑内首先要求具备常规的消防栓、消防通道等,按机房面积和设备分布装设烟雾、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报警警铃和指示灯、自动/手动灭火设备和器材。机房火灾报警要求在一楼设有值班室或监控点。机房消防设计应对应国家已颁布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同时注意机房的装修与消防的协调适配。

由于机房面积较小,配备电子专用灭火器2支,使用原有设备即可。本项目的消防器材和实施由客户本身负责,此实施方案中不做过多赘述。

2.1.6  机房监控系统实施方案

由于本项目相对简单,中心机房的监控系统作如下规划:

1.   中心机房的监控系统是独立的;

2.   在机房内部和外侧通道规划三个200W像素网络摄像机;

3.   在机柜内部使用一台NVR,装配有2T监控专用硬盘,可使监控资料保持一周以上;

4.   监控的显示设备建议采用已有的备用显示器,本项目预算中不再含显示设备的报价;

2.1.7  机房门禁系统实施方案

本项目共有两个出入口:机房防火门和隔断的玻璃门,中心机房采用网络版的指纹门禁两个,搭配闭门器、电磁锁和电插锁;两个门口的入门和出门都需要记录,分部门、分时段、分门口的整体记录日志。


2.2 综合布线


2.2.1  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实施后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为数据提供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通道:

实用性: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且实现数据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调整和使用;

扩充性:布线系统应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标准性:满足最新的国际标准(如1995年通过的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欧洲标准:EN50173等)。

酒店中心机房的布线将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即综合布线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将计算机网络线统一采用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统一布局,按一定的密度铺设,以满足今后可能出现的增加和更改。

2.2.2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鉴于现实网络的迅猛发展,贵单位的网络已经跟不上时代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实地考察,确定总体的需求和设计原则如下:

1. 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灵活性和扩展性

3.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4. 开放性和先进性

5. 安全性

2.2.3  机房布线实施

2.2.3.1  布线概述

本设计项目综合布线将原处于B座四楼的运营商的光纤引至二楼机房;

机房内部布线。机房内部布线线缆一律采用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网络配线架、信息插座。光纤配线架及接续的光纤采用国产优质品牌。在主机房放置四台42U机柜(其中两台为服务器机柜,另两台为网络机柜),网络机柜中放置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和信息点的超五类双绞线配线架,服务器机柜中放置服务器。

各线缆要作好标记,标记要醒目并且容易理解。网络柜之间线缆通过机柜顶部的弱电走线架布设。分支线缆通过PVC管线布设。自网络列头柜至其他服务器机柜的线缆通过机柜顶部的走线架线槽敷设,减少直接交错。从线槽至地插信息点采用PVC管,走线架要可靠接地。桥架之间连接要符合规范要求。敷设线缆采用机柜上方的钢质走线架,线槽厚度≥1.5mm;弱电线槽与强电线槽水平距离大于60cm。

2.2.3.2  机房线槽设计及实施

机柜之间网络线连接、光缆连接通过天花板下方的钢制走线架连接。

天花板下动力线槽设计100*200规格桥架,放置穿线是划破线缆。

地板下面弱电与强电桥架尽量减少交叉。交叉时根据现场调整上下分布格局。

各个相接的走线架之间做好接地连接线及留有伸缩缝。线缆敷设注意楼板厚度。线缆铺设完毕应检查线缆是铺设规范整齐,做好加盖密封。室外进入室内的线槽经过墙体处置铺设的线槽后,对线缆应进行支撑捆扎固定。线槽除尘后进行加盖密封。

2.2.4  综合布线实施方案

根据布线设计原则,从主机房引出的49条网线将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构成。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

2.2.4.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工作区域构成,按照图纸及用户要求,信息插座分布如用户实际中要求。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所有信息插口都是一个标准的RJ45六类信息插口,可以支持125MHz以的信息传输,其传输速率可达千兆。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终端可以通过RJ45标准跳线方便地连接到电脑信息插座上。出于防尘考虑,每个插口均带防尘盖。


2.2.4.2  水平布线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各楼层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所有的水平电缆全部采用国标超五类非屏蔽阻燃双绞线电缆,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具备很高的备用冗余,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及灵活性。

2.2.4.3  垂直主干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

本系统中的垂直主干是指办公楼中的所有双绞线在垂直部分的走线。本方案中数据垂直主干采用厚德揽胜六类网线作为网络设备连接线路,在主机房设置24口网络配线架作为连接配线使用。

2.2.4.4  管理子系统

信息中心机房位于B座一楼,室内设有19英寸工业标准机柜(根据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实际需要确定)。机柜上安装着若干配线架(利旧,不另行采购)、网络设备。

为了方便维护,我公司将为每根跳线编号,并使跳线的编号具有唯一性。使今后维护时,维护人员能够凭借线号迅速找到这根跳线的两端。由于采用机柜结构,各种配线面板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添加,因此本设计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充性。

2.2.4.5  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考虑

布线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是网络系统的工艺实现。在本布线系统中,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考虑如下:

所采用的标准机柜同样可以安装网络设备,因此已预先留有空间以安装楼层所需的网络设备;

l  需要专门为网络设备准备跳线管理器,使网络设备上的跳线能够沿着给定的路线行进,使整体造型美观,减少因跳线互相缠绕而引起电缆损坏,并影响对网络设备上各种指示灯的观察。

2.3 设备搬迁与数据交割实施方案

2.3.1  设备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1.   重新检查所有设备标签标志,含糊不清的要确定重新标识;

2.   备份所有交换机、路由器、网管设备和服务器数据,以备不时之需;

3.   对设备进行断电保护,避免重新加电导致设备的烧毁和击穿;

2.3.2  设备搬迁数据交割实施方案

服务器机柜内设备是整个搬迁过程的重中之重,搬迁过程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计划分三步进行,整个过程需要网络设备厂家技术支持,还应包括酒店网管、酒店工程部、运营商相关技术现场协同作业。

1.   原两个机房网络设备分别规划,第一步先把接入设备设备机柜搬迁到新机房,配置成新址的内网应用,在这一步中,原机房服务器机柜设备正常工作。

2.   第二步,配合机房其它设备搬迁,光纤迁移,机房信息系统转移到新机房,保证新旧机房工作的延续性。

3.   第三步,在保证新机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把原机房其余网络设备配置好,和新机房设备配合工作,进行技术配置,完成整个信息化机房设备搬迁工作。

2.4 信息机房改造平面示意图


综合线路图.jpg


Contact

地址:保定市向阳北大街2628号云中心1207室

电话:0312-2035256/

Advisory
业务咨询